今天是2025年07月20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让世界从天津读懂中国”:天津城建大学“智建津彩”实践团用模型“对话”上合

当百年五大道的小洋楼化作“国际会客厅”,当天津之眼的摩天轮变身“观察世界的眼睛”,一场浸润城市灵魂的科普实践在童心中播撒开放包容的种子。7月15日,天津市东丽区丰和社区活动室内,来自天津城建大学“智建津彩”实践团的志愿者们,带领18名中小学生开启“家门口的上合会”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解码津门地标+共筑友谊之桥”的创新形式,孩子们在动手动脑间读懂大国外交的家乡篇章,用绳子和木片搭建起通往世界的认知之桥。

建筑会说话——津门地标变身外交课堂

“你们知道吗?五大道不仅是旅游名片,更将成为世界的‘文明客厅’!”实践团成员孙冰熠指着投影上的小洋楼群,用童趣地图开启知识之旅。“看这座英式建筑,像不像穿着西装的绅士?今年,许多国家的‘大朋友’就要来到天津,在这样优雅的‘会客厅’里商量共建美好世界!”。天津之眼:云端架设“观察之窗”。当摩天轮影像出现在屏幕,孩子们齐声欢呼。“摩天轮升到最高处能看多远?上合组织就是帮中国‘站得更高’的朋友圈!”志愿者用望远镜道具演示多边合作视野,孩子们争相描述“从天津之眼看到哈萨克斯坦草原”的想象。实践团带队教师杨红则从城市规划角度,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在天津举办上合会议的独特优势。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天津——她以万国建筑群化身‘世界的文明客厅’,迎接八方来客;她借天津之眼架起‘观察之窗’,拥抱广阔世界。在这里,深厚的‘中国心’跳动着,同时开放包容的‘国际范儿’也熠熠生辉。正是这份独特的魅力与格局,让我们自信地站在国际舞台中央,与各国伙伴携手,共绘美好未来!”实践队队长张攀满怀激情地总结道。

绳索连世界——木片巧构斜拉桥里的工程密码

为了将“国际合作”的抽象理念变得触手可及,实践团巧妙地将其具象化为斜拉桥的力学原理。“为什么选择斜拉桥作为模型?”实践团成员以斜拉桥为例,指着动画分解图引导孩子们思考:“大家看,这坚固的索塔像不像站稳脚跟的基石?无数钢索协同发力,共同托起桥面——这多像上合国家手拉手合作啊!俄罗斯丰富的能源、中国先进的技术、中亚关键的通道……就像每一根钢索都不可或缺,共同支撑起发展的桥梁!”

模型制作现场立刻化身为生动的工程课堂。在实践团的指导下,18名孩子化身“小小桥梁建造师”,投入了“索塔-钢索-桥面”的协作搭建。第一步:筑基立塔孩子们用木片精心拼搭出稳固的A型索塔,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站稳脚跟,方能支撑全局的道理。第二步:聚力拉索他们将棉绳系于塔顶,协同用力,拉直绷紧每一根“钢索”—— “绳子绷直才能发力!”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心得,感受着“聚力协作”的关键。第三步:桥面吊装当轻质桥面板平稳悬挂在拉索系统上时,孩子们亲眼见证了力学原理的实际应用,现场响起一片惊叹声。“原来桥梁是这样承受重量的!”一位小朋友兴说道。

“我的桥塔有点歪,需要加固!”“快,拉紧代表巴基斯坦的这根‘绳子’! ”现场充满了孩子们稚嫩而专注的协作声。正是在这动手操作和相互配合中,“共同受力”“协作支撑”这些抽象的概念,化作了他们指尖最真切的触感与理解。终于,当第一座由孩子们亲手完成的斜拉桥模型稳稳矗立时,成功的欢呼瞬间点燃了整个社区中心的热情!

社区书记感慨:“这些亲手搭建的模型,比任何抽象说教都来得生动!当孩子们发现,自己拉紧的那根绳子直接关系到整座桥的稳固时,合作共赢的意义就深深印在他们心里了。”为了进一步深化国际友谊的认知,实践团还向小朋友发起了采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讲述天津之眼、海河风光,并发出真诚的邀请:“欢迎远方朋友来天津坐摩天轮!”

活动尾声,孩子们骄傲地高举着自己完成的斜拉桥模型合影留念。那些用木片精心构筑的索塔、看似摇晃却紧密协作的棉绳,不仅模拟了跨越河岸的物理桥梁,更在孩子们心中架起了一座坚实的认知之桥——一座连接当下实践与未来视野、沟通家乡情怀与广阔世界的桥梁。镜头定格下灿烂的笑脸,仿佛预见未来:今日聆听外交故事的小小听众,或许明日就是驰骋国际舞台的外交官;此刻专注拉紧绳索的“小小工程师”,未来可能设计出联通世界的超级工程。这颗在童心中播下的开放包容的种子,终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耀眼的津门风华。正如“智建津彩”实践团的宣言所期许的那样:“让世界从天津读懂中国,让中国从童年看见世界。”(天津城建大学“智建津彩”实践团)

上一篇:政策宣讲照亮求学途——广师大数拓·筑星梦队赴潮州凤塘镇开展助学贷款宣讲
下一篇:枫落开化种慧光,江源文脉润童心——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小枫花”支教队文脉传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