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0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西师大学子返乡:黄发垂髫一齐“助阵”,走访缘何难却盛情

(通讯员:向力锋、廖梓钰)在团中央暑期“三下乡”的号召下,一批一批身怀本领、志向高远的大学生团队分别相约我国最广袤的乡村大地,他们的抱负目标虽殊,而留下的服务与热爱却总是在这片绿野熠熠生辉。其中,有这样一支团队,以桑蚕为契机,致力于发掘、宣扬本土资源优势来辅助振兴乡村,让人们留得住记忆深处的乡情,让离去远方的人得以再回望他们魂牵梦绕的故里。

图为当地桑园管理责任制度告示。 通讯员 李星瑞 摄

这支名叫“繁桑映乡”的团队,于2024年7月23日启程前往四川省南充市吉安镇张家坝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农村实地考察调研。张家坝村,是附近出名的省级重点贫困村,在以往全面脱贫的政策孕育的成果里,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桑蚕繁盛的格局。然而,当地在快速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蚕桑等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上存在有开发整合、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这些直接导致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滞缓、农户增收乏力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巩固脱贫成果,更严重制约了国家对乡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布局。面对这些,该团队转思路、求新法,着眼于协调开展“调研访问”“讲座宣传”“文教活动”三个方面,缓缓地破除制约当地的蚕桑继续发展的痛点,并做足前期准备工作。

调研利好桑梓地,走访长系暖人情

实践队深入当地领先示范养蚕体验基地,亲眼见证了科技在桑园中的生动实践,积极思考其先进技术对合作社与农户的可复制可推广程度。从桑树的精细化管理到桑蚕产品的标准化制作,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的力量与桑农的智慧。一场夏雨后,实践队前往桑田采摘青阳桑,观察并记录被一种小螟虫叮咬后的桑叶,桑叶黄萎卷曲,略有小孔,质地更软,蚕宝宝钟爱这种美味,这就是一次防治与利用平衡智慧的生动体现。探究该基地青阳桑田与众不同的“桑草一体”管理模式,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与桑文化的魅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展示青春活力。

图为一走访的队员帮助农户做农活的场景。 通讯员 王音懿 摄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走出厂企,深入农民家,看看他们的问题与种植的桑田状况。由于这支团队的频繁走访,几乎把半个村的种植农户都认识遍了,甚至于总有老人说:“你们今天又来看望咱这老人家啦。”村民们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被留下招待,执意要送队员的情况成为家常便饭,每次队员都得感慨且推辞良久。

座谈名扬远,研讨交真心

实践队与当地党群中心一同开展以“西华师范大学暑期桑蚕养殖研讨会”为主题的研讨交流会。会上,张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张强向实践队师生详细介绍了当地桑蚕业的养殖发展历程。在政府推行东桑西引背景下,当地坚持专注桑蚕事业,经历了从向沿海地区学习到向外输出的发展蜕变,拥有了从经验种养的传统模式,到向大数据可视化智慧农业管理模式靠拢,最后到“三桑统筹”新质模式的发展实践。这一刻,助农概念具体化落实,也让实践队员深切思考到如何让桑蚕产业自我革新造血、融汇创新的蓬勃生命力,逐步拓展桑业全链条发展,焕发桑业新动能。在座谈会上,实践队员就“桑旅共促、校企合作、桑蚕体验”等方面出谋划策,获得村民的高度肯定。

图为吉安镇副镇长曾渝正在主持暑期桑蚕养殖研讨会的开幕式。 通讯员 廖梓钰 摄

随着会议进行到交流提问阶段,团队负责人王音懿向参会村民与当地媒体表示:会继续请到更多的相关技术专家,推广更多优秀基地经验,利用好这些资源,争取早日为当地打造好高质量的桑蚕名片。正是团队这份真诚与责任感染到了村民,他们纷纷夸赞、频频点头表达认可。研讨会还吸引了更多村民旁听,外村的、好奇的、求知的,各类村民将会所围得水泄不通,也让团队留名村间。

文教相长,手工育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致富千路,文化优先。秉持着这一观念,实践队在党群中心开展了一系列传承弘扬蚕桑文化、体验蚕桑非遗工艺的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当地特色桑蚕资源,发挥创意,特设计出一系列精致独特的文创体验活动。以桑蚕小课为教学模式,推出非遗丝扇制作、桑葚酱醋酿造、桑叶茶品鉴等多元课程,为留守当地与暑期返乡的孩子们提供一段富有乐趣且充实的体验时光。

图为队员家访时观看学生们家庭作业成果。 通讯员 唐茂支 摄

一次接送时,家长如此说道:他们家的孩子哪怕没通知上课,也走到教室期待能见到老师们。除了室内教学,孩子们还喜欢一道前往田野小路上,参与着采桑叶、摘桑葚、捉蚕宝宝等趣味盎然且亲近自然的活动。而且“老师们”还会入家进行家访,关心了解小朋友们的状况。每每别离,队员也能收获到孩子们最童真的一面,有感谢、有不舍、有期待,这些都是对队员劳动的肯定与再接再厉的勉励。据悉,这些活动设计,日后会融入该村蚕桑文化体验课构想的一大环,不仅会让更多人回忆起曾拥有过的童真,更可实现乡村经济成果的良好转化。

团队名称:繁“桑”映乡助农实践团队

指导教师:池莹

团队成员:王音懿、廖梓钰、李星瑞、向力锋、唐茂支

上一篇:《非遗瓷韵映乡村,医行助力振兴梦》
下一篇:西师大学子返乡:情牵蚕桑,爱满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