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流转的悠然古韵里,潮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织就了一幅幅不朽的文化画卷。近日,珠海科技学院“潮塑青春”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热爱,开启了探秘潮绣千年匠心之旅,考察广东省潮州市牌坊街,拜访非遗传承人——潮绣世家郑惠璇老师,共同揭开潮绣艺术神秘而璀璨的面纱,让这份绵延千年的匠心独运,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绽放异彩,照亮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实践团队员与潮绣传承人郑惠璇老师的合照(贾意涛 摄)
潮绣世家展厅:一针一线绣出千年积淀,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踏入潮绣世家展厅,队员们恍若步入绣艺圣殿,每幅绣品独领风骚,艺术魅力四溢,历史的低语在耳边轻响。这些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潮州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展现。细察之下,针针线线皆显匠人匠心,令人遐想匠人披星戴月,以无尽心血织就生动图景。观赏间,郑惠璇老师揭秘潮绣新活力:作为古典刺绣典范,潮绣广泛应用,工艺精湛,构图饱满。现代设计师巧思创新,图案、构图、介质焕然一新,让潮绣在传统与现代间无缝对接,展现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绝妙交融,焕发新生。
郑惠璇老师详细介绍每一副绣品背景(张婷栅 摄)
潮绣实践:新时代大学生与古老潮绣艺术的共鸣
为了让成员们更好地理解潮绣的艺术精髓,郑惠璇老师讲解了潮绣的起源与发展,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同时让成员们亲眼目睹专业绣娘的精湛技艺。在郑惠璇老师与资深绣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团的成员们现场学习了潮绣的基础绣制工序,如平针、锁针、挑针等,并亲手握起了绣花针,开始独特的潮绣创作之旅,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每一针每一线的绣制中,手中的针线在布匹上轻盈跳跃,描绘出一幅多彩的图案。当一幅作品完成时,成员们相互欣赏,分享着彼此的创意和灵感,感受潮绣带来的快乐。整个过程,他们仿佛与古老的潮绣艺术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实践团队员亲手体验潮绣(张婷栅 摄)
潮绣:随时代脉动而兴,亦遇时局挑战而困,探寻新时代发展之路
队员在采访郑惠璇老师时,老师分享道,随市场的不断扩展与深入,潮绣作品如今已跨越国界,远销至海外诸多地区。用精心制作的潮绣作品,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国内外消费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与收藏体验。然而,潮绣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潮绣图案多倾向于传统的龙舞九天、凤鸣朝阳等,难以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更棘手的是,潮绣传承人才的匮乏,不少年轻人学习潮绣只为增添自身专业的亮点,真正视其为职业追求的人却寥寥无几。加之学习潮绣的过程漫长,许多人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中途放弃。
潮绣技师正在绣制作品(张婷栅 摄)
当队员们问及郑惠璇老师当前潮绣发展的方向时,郑惠璇老师表示,如何为潮绣抽纱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始终是她心绪所在。潮汕抽纱作为潮绣的重要分支,融入了西方刺绣抽通工种的独特风格,在衣物、手绢、雨伞等日常用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却鲜少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认可。她坚信将潮绣抽纱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定能为古老艺术注入新活力,开拓更广阔前景。
实践团成员与郑惠璇老师深入交流(张婷栅 摄)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潮绣艺术的深度探寻之旅,更是积极推动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实践。在新时代浪潮下,潮绣虽得更多新的机遇,但仍面临多重挑战。通过与郑惠璇老师的深入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潮绣魅力与传承艰辛,如何真正活态传承非遗刺绣之路虽漫长,但是吾辈信心满怀。(通讯员:林子怡、吴欣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