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部署,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2024年7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组织“普语润乡土,青春筑梦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以“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为宗旨,通过语言培训、健康科普、文化交流等形式,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活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背景与筹备:提高政治站位,夯实组织基础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齐齐哈尔医学院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育人重要载体,紧扣“国之大者”,结合医学专业特色,精心策划本次活动。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政治方向
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团委及相关院系负责人为成员的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筹备会议,明确“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基层实际需求、锤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原则,将推广普通话与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等相结合,确保活动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二)深入调研对接,精准制定方案
实践前,团队通过电话访谈、线上问卷等方式,与南和区教育局、乡镇政府沟通,了解到当地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及老年人普通话使用率较低、健康知识需求迫切等情况。据此制定“语言培训+健康服务+文化传承”三位一体方案,涵盖普通话教学、急救技能培训、红色故事宣讲等12项具体内容。
(三)严格纪律要求,落实八项规定
团队专题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制定《实践队纪律守则》,明确“不接受超标准接待、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搞形式主义”等要求,自带生活用品,简化食宿安排,以务实作风确保活动实效。
二、活动实施:聚焦核心任务,开展多元实践
实践队由11名师生组成,其中涉及精神医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于7月13日至7月19日在南和区史召乡、贾宋镇等4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开展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0 0余人次,取得显著成效。
(一)推广普通话,架起沟通桥梁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分层开展普通话教学:
•面向留守儿童:开设“普通话小课堂”,通过拼音认读、儿歌朗诵、情景对话等趣味形式,帮助150余名儿童纠正发音,编写《乡村儿童普通话入门手册》发放给当地学校;
•面向农村青壮年:结合电商直播、职业技能培训场景,开展“普通话+就业”专题培训,教授农产品推广、职场沟通等实用用语,助力30余名村民提升就业竞争力;
•面向老年人:结合日常就医、政策理解等场景,通过“日常用语100句”卡片、方言与普通话对照教学等方式,帮助200余名老人解决就医沟通、社保办理等实际困难。
(二)发挥专业优势,守护百姓健康
依托医学院专业特色,开展健康服务进乡村活动:
•健康科普讲座: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农村高发疾病,举办6场专题讲座,发放《家庭健康手册》500余份,覆盖村民800余人;
•急救技能培训: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操作,组织300余名村民、教师参与实操练习,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义诊志愿服务:联合史召乡卫生院,为200余名老人提供血压测量、基础体检等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对接后续医疗资源。
(三)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红色故事宣讲:党员队员走进村党群服务中心,讲述邢台抗日根据地斗争故事、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等,覆盖听众500余人;
•文艺汇演互动:编排《普通话诵百年伟业》朗诵、《健康中国》情景剧等节目,在3个行政村开展汇演,将政策宣传融入文艺形式;
•主题调研访谈:走访10位老党员、乡村干部,形成《南和区乡村振兴与语言推广现状调研报告》,为当地提供参考。
三、活动成效:彰显实践价值,收获多重成果
(一)助力乡村发展,服务基层需求
通过推广普通话,当地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20余名村民借助普通话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健康服务活动填补了部分村庄基础医疗科普空白,村民急救知识知晓率从32%提升至68%;红色文化宣讲增强了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凝聚了乡村振兴合力。(二)锤炼学生品格,提升综合素养。
队员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精神医学专业学生表示:“看到老乡们认真学习急救动作的样子,我更明白了医者的责任,也坚定了扎根基层的决心。”
(三)扩大社会影响,展现高校担当
活动被邢襄女性报道,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实践队探索的“专业特色+语言推广+乡村服务”模式,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四、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
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校地协同的紧密配合,也得益于队员们的务实担当。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语言推广是长期任务,需建立长效机制。未来,学校将:一是持续与南和区开展合作,通过线上课程、志愿者接力等方式巩固成果;二是深化实践育人改革,将普通话推广与专业实习、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三是扩大实践覆盖面,结合乡村振兴需求,拓展更多服务领域,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