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朝阳社区“爱新巴适”驿站内暖意涌动,一场以“‘新’声有约共话‘巴适’”为主题的新就业群体“爱新面对面”交流会(第一期)温情开启。社区书记、共建单位代表与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铁铁”代表围坐一圈,以“你提需求、我解难题”的唠家常式交流,让服务清单更贴实际,让社区关怀直抵人心。
“新”声无隔阂:需求“晒”出来,倾听“零距离”
“电动车换电站附近没有,可不可以规划几个?”外卖员王先智率先提出问题。“驿站的活动时间安排有时候跟我们不匹配,来不及参与,希望能将时间规划更合适些。”快递员高智松紧随其后表达需求。交流会上,“铁铁”们打开话匣子,围绕工作生活中的“急难愁盼”畅所欲言。
现场,社区书记认真记录每一条建议,共建单位代表当场回应:“换电问题我们马上就和企业对接,尽快给‘铁铁’们修建好!”“驿站后续活动我们立马就更改方案,让每位‘铁铁’都可以安心参与。”你来我往的对话中,原本零散的 “问题清单” 被逐一梳理,多条需求建议当场纳入《“爱新面对面” 服务对接计划》,从“问题清单”变成“责任清单”。
服务 “快” 响应:实时响应办实事,“铁铁”认可看得见
交流会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立说立行” 的实践。社区依托 “朝阳铁铁” 微信群搭建起 “需求响应快车道”,让沟通从现场延伸到日常,让进展看得见、可参与。
活动结束仅 30 分钟,社区便在群内带来 “带着细节的反馈”:明确了换电站的具体位置,对接好了电瓶车检修的时间安排等等。 “把问题当急事、把需求放心上” 的即时反馈、这份 “快在速度、暖在态度” 的响应,瞬间点燃群内互动热情:认可的点赞、真诚的感谢,让这场沟通跳出 “单向通知” 的模式,变成 “双向奔赴” 的贴心对话!
朝阳社区“爱新面对面”交流会是一次以 “小切口” 撬动 “大治理” 的生动实践:打破了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 “距离感”,推动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服务从 “被动供给” 转向 “主动问需”,以 “听需求马上应、解难题讲实效” 的行动,让基层治理的 “快” 与 “暖” 落地生根,让奋斗者感受安心的“巴适”,期待越来越多的“铁铁”停下脚步、融入社区,共创“朝阳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真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