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福州工商学院“山水赋能,乡建同行”实践队:探寻南江村鲍鱼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丁景茹、吴耀彬、陈桐灵 摄影:郑慧燕、叶东琳)“沧海珠连,丽泽南江鱼跃浪;青山翠拥,灵秀晋江韵生辉。”2025年7月7日,福州工商学院“山水赋能,乡建同行”实践队奔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南江村,探寻鲍鱼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奥秘,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添彩。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南江村讲解“一村一品”发展历程

调研南江,探寻鲍鱼产业密码

南江村,这座静谧的村落坐落于围头半岛东侧,凭借着超3公里海岸线与纯净海域,成为了鲍鱼养殖的天然良港。早期受制于特殊近海洋流,近海鱼排养殖受阻,南江村人却未被困境束缚,毅然踏上陆上工厂化鲍鱼养殖的探索征程。自2014年起,福大鲍鱼公司在高校科研团队的加持下,大刀阔斧地推进设备升级,构建起鲍鱼种业工程与智能型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

实践队深入福大鲍鱼观光园,了解到园区采用绿盘鲍、西盘鲍、杂交鲍等多品种育苗与养成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年产值1.4亿元的佳绩,助力南江村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等荣誉,“巴掌大”的黄金鲍声名远扬。村民们自豪地说:“鲍鱼养殖让我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南江村因鲍鱼而闻名。”

图为实践队在鲍鱼养殖基地调研

文旅融合,绘就发展新画卷

南江村的鲍鱼产业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丰硕成果,更在文旅融合方面大放异彩。2017年,当地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全市首个鲍鱼主题文创村。村里的鲍鱼壳风铃许愿台别具匠心,游客可在此涂鸦创作,将鲍鱼壳串成风铃,挂上心愿牌。白鹭滩涂鸦长廊设有高校学生写生区、亲子涂鸦区等,游客在此欣赏清新墙绘,感受白鹭戏水的灵动。泉州移动助力南江村打造“鲍美南江”AR全景旅游宣传视频,整合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全力推进“文旅融合”产业。2022年,当地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收入达3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4.1万元。南江村以鲍鱼产业为特色,发展成为集生态养殖、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多元产业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图为实践队于触角沙滩合影

创新驱动,开辟融合新路径

南江村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借助“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平台,柔性引进30余名硕博专业人才,为鲍鱼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注入智力支持。同时,南江村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渔业,借助电商平台,将鲍鱼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实现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图为实践队在走访南江村养殖基地

(四)青春建言,助力乡村振新程

在南江村的调研中,实践队成员深入洞察乡村发展现状,提出“融合+发展”建设性建议。实践团队建议深挖南江渔业文化内涵,精准定位特色品牌,巧妙融合鲍鱼文化和海洋文化,借此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步强化科技支撑,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携手,加大鲍鱼养殖技术研发,提升效率与品质,拓展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聚焦基础设施完善,加大旅游设施建设投入,优化交通,配备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整治环境,美化村落;创新运营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运营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推动南江村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南江村海滩拍摄

在“文旅+”的大浪潮下,乡村振兴多措并举、齐头并进,必将为南江村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发展新图景,助力其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大步前行。

实践感悟,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成员们在南江村的调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力量。南江村以鲍鱼养殖为特色,从传统渔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泉州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范例。它凭借独特的产业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为泉州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为实践队在福大鲍鱼观光园合影

这次实践之行,福州工商学院“山水赋能,乡建同行”实践队收获满满。他们用青春的足迹丈量着南江村的山水,用汗水浇灌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南江村的探索实践,为全国乡村发展贡献了独具特色的“南江智慧”,激励着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以青春之姿共赴乡村美好未来。

上一篇:麟创助农实践团深耕沙田镇:以设计为笔,绘就麒麟文化与农产融合新篇
下一篇:福州工商学院泉力以赴实践队赴泉州海交馆见证海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