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2025三下乡|忠魂淬医心,薪火映交融 ——厦医临床学子聆听畲族英雄蓝阿嫩抗战壮举

 

2025年7月9日夜,福建福安,细雨轻叩着雲泰假日酒店的窗棂,仿佛为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低吟。厦门医学院“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实践队的临床医学学子们围坐桌前,屏息凝神,指尖悬停在笔记本上方——一次计划中对畲族英雄蓝阿嫩故居的探访因修缮未果,却意外促成了与英雄之子蓝海柯先生的电话连线。这通在雨夜响起的电话,不仅传递着一段尘封的烽火记忆,更成为这群未来健康守护者理解民族血脉相连、感悟医者精神源流的深刻课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宏大叙事在他们心中具象为一位畲族英雄的光辉身影。

一、于烽火传奇中触摸民族脊梁

电话那端,蓝海柯先生带着闽东风韵的温润嗓音,徐徐展开父亲蓝阿嫩——这位从闽东茶山走出的畲族英雄——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党史部门严谨考证的史实,让队员们仿佛亲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13岁少年毅然投身革命,在江南抗日义勇军中以畲族特有的机敏果敢,参与奇袭虹桥机场,立下赫赫战功;在新四军带教新兵杨根思时留下的“多想胜利,少想牺牲”的实战箴言,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作为即将直面生命挑战的医学生,他们不仅震撼于英雄的勇毅,更在字里行间触摸到那份融入血脉的民族坚韧与担当——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能够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精神密码。蓝阿嫩的事迹,是畲族儿女的骄傲,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生动诠释了“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民族为民族解放事业并肩战斗、生死与共的壮丽史诗。

二、于书卷枪杆间照见医者仁心

最令队员们心灵震颤的,是硝烟背后英雄那份独特的“书卷气”。蓝海柯先生动情讲述:父亲的行军背包里,永远珍藏着磨亮的步枪零件和用畲族蜡染布包裹的识字课本。“他说打胜仗不光靠枪杆子,还得靠笔杆子。”这句朴实的话语,瞬间击中了临床医学专业学子的心弦。他们联想到在香樟苑义诊时,老人们用畲语念叨的“药草连心”——原来,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对生命与健康的守护,与战场上保家卫国的赤诚,在精神内核上如此相通!蓝阿嫩“文武兼修”的实践,深刻启示着未来医者:精湛的医术是“枪杆”,是战胜病魔的武器;而深厚的人文素养与仁爱之心,则是“笔杆”,是理解患者、沟通心灵、铸就信任的基石。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让队员们深切体悟到,医者仁心与民族大义,根植于同一片文化沃土,服务于同一个崇高目标——守护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安康与尊严。

三、于历史回响中熔铸守护之志

当谈及父亲与“闽东九壮士”的渊源及陈挺将军寻访故居的往事,蓝海柯先生言语中流露的严谨与深情,再次深深触动了队员们。麻醉学专业(畲族)同学的感喟——“真金不怕火炼,真史不怕考证”,道出了对历史真实的敬畏,这种敬畏与医学实践中求真务实、严谨审慎的科学精神不谋而合。傅丰文老师结合自身从军行医经历的分享,更将英雄精神比作“滋养一代代人的畲乡草药”,朴素而恒久。夜深雨歇,队员们笔下的蓝阿嫩形象愈发立体:如茶山翠竹般坚韧,如凤凰衔火般勇毅,如畲药回甘般奉献。这“三重境界”,不仅是畲族儿女的精神写照,更是对临床医学大三学生的深刻启迪:英雄在战火中以学习为武器,我们在实验室钻研病理、在临床精进技艺,守护生命健康的战场虽不同,那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赤子之心却一脉相承。实践队计划积极参与蓝阿嫩事迹的整理工作,让这份精神火种永不熄灭。


图为傅丰文老师与蓝海柯先生通话詹慧供图

这通雨夜中的电话访谈,对于肩负守护生命与健康未来的厦医大三学子而言,意义远超一次历史的聆听。它是一次跨越民族的灵魂对话,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蓝阿嫩的故事,以其畲族的身份和中华英雄的共性,无比雄辩地证明了:在保家卫国、追求光明的伟大事业中,各民族的血脉早已水乳交融,精神早已浑然一体。这份对民族融合最生动、最震撼的体认,已深深镌刻在队员们心中。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医生,守护健康不分畲汉,服务人民不论东西,这正是民族融合精神在新时代最具体的实践。“未及探访的故居终会修缮完工,但英雄的精神早已在我们心中奠基。从“畲乡医韵”的探索,到未来“白衣执甲”的征程,变的是守护生命的方式与场景,不变的是对脚下这片土地和土地上各族同胞的无限忠诚与赤子情怀。实践队将带着蓝阿嫩英雄“坚韧、勇毅、奉献”的精神烙印,将这份融于血脉的民族大爱与医者仁心,化作服务基层、护佑健康的磅礴力量,续写新时代守护生命的荣光篇章。

供稿人:邹慧燕、李怡静、许瑛琪、陈浚鑫、钟雨岑、林烨鑫、李寒煊、黄晨菲、柯琳欣、詹慧、阮诗涵、蒋裕冰、彭宇悦、黄思媛

上一篇:2025三下乡|光影溯畲韵,医心悟交融 ——厦医临床学子畲族文化馆寻根启思
下一篇:2025三下乡|雨涤丹心映医魂,烽火薪传启新程 ——厦医临床学子观里村红色寻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