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党的精神,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心向党,习语润乡”实践团于2025年7月15日奔赴山东省平度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结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素材,聚焦基层群众与青少年。实践团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且贴近生活的活动,以实际行动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内容回顾
学习阶段: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团首站走进青岛市平度市新华书店,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理论学习活动。在队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围坐一堂,集中研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二卷,并结合实际展开热烈讨论。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和生动故事,让成员们深受触动。大家认真撰写读后感,在字里行间汲取奋进力量,并通过公众号分享学习心得,以青年视角传递理论温度。此次活动不仅夯实了成员们的思想根基,更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勇担使命,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调研阶段: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民意
在调研阶段,团队成员前往学校、社区和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在学校区域,按照小学组、中学组和大学组分别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理论政策的认知特点;在社区和乡镇区域,则重点走访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形式收集意见。调研过程中严格遵循匿名原则,确保受访者畅所欲言,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余份,整理出各群体认知特点与意见建议十余条,为后续分析提供了真实数据支撑。
宣讲阶段:多元传播,创新宣传形式
线上传播:
实践团创立了"习语润乡 知行致远"微信公众号,累计发表九篇文章,系统阐释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两个维护""两个确立""十三个方面成就""四个自信"的核心内涵,深入解读其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公众号还特别开设"习语解读"专栏,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金句精髓,帮助基层群众更好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此外,公众号还分享了实践团成员在平度市新华书店的学习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深化理论认识。同时,团队成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展开视频创作,重点录制了"十个明确"的理论框架、"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实践成果以及"四个意识"的政治要求三大板块。在制作过程中,采用虚实结合的呈现方式:一方面通过绿幕抠图技术将讲解员置身于动态场景中,;另一方面精心设计PPT图表和关键词动画,将理论要点转化为可视化图形。每个视频均经过多轮剪辑加工,先由讲解员完成实景拍摄,再由后期团队叠加动态背景,并配以字幕和背景音乐,最终形成3-5分钟的短视频,确保理论阐释既保持政治性又兼具新媒体传播的生动性。
线下宣讲:
实践团成员走进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村辅导机构、平度市第九中学等地,通过板书、PPT展示等形式,向青少年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并结合实践经历,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宣讲内容紧扣理论要点,注重互动交流,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思想传播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途径。当前,部分基层群众和青少年对党的创新理论了解不够深入,理论传播存在形式单一、贴近性不足等问题。若能创新传播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用生动语言和互动活动解读理论内涵,可有效提升思想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让先进思想走进群众生活。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走出课堂,深入基层,在传播思想的过程中深化了理论认知,提升了实践能力,也更加坚定了用青春力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信念。实践团成员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持续深化学习,创新传播形式,在学习、实践中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拓宽其传播范围。
实践虽已落幕,但思想传播的使命仍在延续。在此,实践团呼吁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思想传播的队伍中来,用智慧、热情和行动,让党的创新理论贴近群众、落地生根,携手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共识与力量!